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9:27:50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表示,土中两国拥有深厚睦邻传统,友谊历久弥坚。
习近平指出,10年来,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重要进展。中方愿为老挝经济发展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老投资,进口更多老挝优质农产品,扩大中老能源矿业等领域合作。
中老两党要持续深化政治互信,提高执政能力,加强政治、执法安全等领域沟通和合作老中铁路建成和顺利运营极大促进了老经济发展,也给老挝人民生活带来了积极变化。明年老挝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方愿支持老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老双方要以签署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的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为两党两国关系赋予新内涵,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注入新动能。蔡奇、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中老两党要持续深化政治互信,提高执政能力,加强政治、执法安全等领域沟通和合作。此次将签署的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新的五年行动计划将进一步巩固老中两党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支持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合作。加强交通、能源资源、水利、信息通讯设施等领域合作,有助于完善全方位、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发展相互兼容和多式联运的交通,不断提升国际运输便利化水平和国际运输大通道韧性。中方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论坛期间还举行六场专题论坛,讨论贸易畅通、海洋合作、廉洁丝路、智库交流、民心相通、地方合作等。
中国及相关参与方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六、各方期待继续加强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加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大贡献,共同开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四、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以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各国智库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应加强合作,推动信息、资源、研究成果共享,形成更多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和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中国与各方合作开展了3000多个务实项目,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
论坛开幕前举办了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声明2023年10月18日 北京前言一、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方在高峰论坛期间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呼吁各国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框架和标准规范,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中国及相关参与方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
(二)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商定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双边合作协议等,主席国就此汇总后形成了务实合作项目清单(附件二)。专题论坛讨论情况十、在专题论坛上,与会各方表达了如下观点。
中方将会同合作伙伴发布《一带一路廉洁建设成效与展望》,推出《一带一路廉洁建设高级原则》,建立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廉洁研究和培训。附件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附件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三)发展数字经济、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同意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支持开展通关便利化和执法领域合作,特别是推进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贸易单据数字化、推进航运贸易数字化、跨境电商监管创新等合作,并在农食产品检验检疫领域开展合作。(二)加强海洋合作海洋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应支持以清洁生产、绿色技术、循环经济为基础,促进海洋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可持续、有韧性和包容性的蓝色经济。八、高峰论坛期间形成了458项成果,包括:(一)各方发起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倡议、决定举办系列国际会议,主席国汇总形成了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附件一)。各方支持智库、专家、学者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过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实践路径和未来方向。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呼吁根据各国法律法规以及各国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公约和相关双边条约下的义务,在追逃追赃、反贿赂、反洗钱等领域开展全面、高效的国际合作,拒绝为腐败犯罪人员及其资产提供避风港。(三)发展数字经济,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缩小数字鸿沟有助于使数字经济成果普惠于民。
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认识到税收对于跨境投资的影响,同意扩大税收协定网络,加强税收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框架下的合作。
(七)建设廉洁之路。支持智库、媒体、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关于一带一路的公共沟通,有效应对关于一带一路的虚假消息和误读,增进各国民众对一带一路的理解认知。
鼓励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中方还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并同各方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举行的企业家大会达成了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
各国需要建设和维护高质量、可靠、可持续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应确保基础设施在全周期内切实可行、价格合理、包容可及、广泛受益。(六)支持民间交往。
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鼓励各国智库开展一带一路主题活动,通过论坛、研讨会、访学等加强学术交流,拓展合作网络,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一带一路研究的内容和深度。
(五)推动科技创新。(五)增进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应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不断增进各国人民以及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共同搭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六)开展地方合作民间友好根在地方、源在人民。(二)共建绿色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已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持续深化地方人文交流,不断拓展和夯实友好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社会民意基础。
论坛期间举行三场高级别论坛,议题分别是:(一)深化互联互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二)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高峰论坛期间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发布了《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北京宣言》。三、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支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交通、荒漠化和沙尘暴防治等领域加强合作,鼓励开发有效的绿色金融工具。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鼓励各国政党、议会、民间组织、媒体、智库、工商界等各界人士在民心相通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期待在艺术、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卫生、体育等领域进一步开展交流和合作。
发表评论
留言: